数子法和计目法是由相同的围棋棋具和相同的行棋方式而产生的不同胜负判断方法,围棋的本质和本身客观规律,不会因为方法规则的不同而改变,需要改变的是方法和规则,是人们对围棋的认识和理解,是观念和理论。 相同的围棋,相同的棋局,只能产生相同的判断结果,并行于世的不同方法,没有本质的不同,实质必定是同一相通的,可互通换算的,可相互验证的。
如前所述,我们可以导出数子法和计目法的关系式:
(1)Zh+Zb+G=361 其中:Zh=黑棋终局子数;Zb=白棋终局子数;G=无争公共位点数=单官数+双活公气数; 说明:关系式中终局子数是指双方已明确归属的全部位点数,包括已着子成活的位点和未着子及去除对方死子的空白位点;各方子数用下标区别。 双活公气数是指双活棋形的公气所在位点数,属未明确归属的公共位点;单官数可视同广义的双活公气数,单官位点具有公气位点同样性质,同属无争公共位点。其中终局后双方地域内应补未补位点均应计为单官数,不属各方终局子数;当双方总手数+G=奇数时,先行黑方应贴还0.5子后再计算胜负。
此外,以上关系式及本节所有关系式均不含贴子贴目。 从以上关系式(1)我们可以发现:当G=0时,即收完全部单官,数子法不变;如Zh或Zb>361/2时,为胜方,如Zh或Zb=361/2时,为平局。
把关系式(1)变换移位,得Zh+Zb=361-G我们可以发现数子法不收单官,同样可以计算胜负,不过基础标准即归本数发生了位移变小,但胜负结果不变。
(2)S=H+W 其中:S=手数;H=成活子数;W=未成活子数; 说明:以上S,H,W可以表示双方对局总手数或总子数,也可以表示一方行棋手数或子数,使用时均应加下标区别;W包括盘面上已提死子和未提死子。
(3)Z=H+K 其中:K=成空位点数; 说明:关系式中Z,H表示同上;K表示一方成空位点数时,包括未着子位点数和已提未提对方死子位点数,不包括已提子后又着子的位点数(如粘劫)。
(4)M=Kj+Wd 其中:M=目数;Kj=己方成空位点数;Wd=对方未成活子数; 说明:由于计目法对如打劫这样在某一点位反复着子,是按劫胜方粘劫后以1目计算目数的,所以当Wd中没有出现反复打劫情况时,按对方死子数计算即可,当Wd中出现如反复打劫情况时,应减去在某一点位的重复着子数,关系式(4)才成立。 把关系式(2)变换移位得W=S-H代入关系式(4)得:
(5)Mj=Kj+Sd-Hd 把关系式(3)变换移位得K=Z-H代入关系式(5)得:
(6)Mj=Zj-Hj+Sd-Hd=Zj+Sd-(Hj+Hd)即: Mj=Zj+Sd-(Hj+Hd)移位得: Zj=Mj-Sd+(Hj+Hd)即: 对局一方的目数等于己方的子数加上对方的手数,减去双方的成活子数;反之,对局一方的子数则等于己方的目数减去对方的手数,加上双方的成活子数。
其实,抛开数子和计目的概念,作为形势判断和胜负判断的方法手段,仅比较对局双方的成空位点数(K)和未成活子数(W),可以达到同样目的,而且简单明了,不用改变终局盘面清点子数及回填死子。即比较点数D(dian/dot)=Kj+Wd而不须再考虑反复打劫等重复提子那些复杂情况。